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弄潮逐浪 > 第三百一十章背后的故事(二)
    目光转向电视屏幕上,节目继续。

    这个时候会议开完,画面一转,曾浩和记者面对面坐在休闲区的椅子上。

    记者问道“曾总,我很好奇,一般像你这么大的小孩都还在学校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你却在弱冠之年打拼出来现在的驰鼎集团,我好奇想问你,当时在怎样的情况下,你蒙发了创业的想法?又是什么动力让你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曾浩想了想回答道“可能回答的有点俗气,希望你不要见怪。不管是出来挣钱还是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就一句话,因为穷怕了。”说完曾浩不好意思的笑了,虽说的都是大实话,但是毕竟是央视的采访,不像地方台那样宽松,要是一步小心不让播这不是竹篮打水。

    记者问道“一点都不俗气,用现在流行话来说,很接地气。曾总你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日子?”

    “当时啊?”听见记者这么问,曾浩头脑放开,愣神往回想着

    “当时啊,家里确实过得很拮据,父亲分家比较早,记得小时候肉对我来说都算是一个奢侈品,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好好吃顿,平时的时候也就沾沾油腥味。因为修房子外面欠着债,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能需要我们家忙活好几年才可能还完。当时所有亲戚邻里能借的都借了一遍,有时候父亲逼着没法,就偷偷出去筹钱回来贴补家用。小时候我好奇父亲为什么每次都能变出钱来?后来我算是明白了这钱是怎么来的?原来是他去医院抽血换的”

    甄母是个感性的人,因为家里条件不错,并没有吃过这样的苦,这个时候稍带泪丝的对着两女儿说道“你看看别人,在看看你们,一天生在福中不知福。”

    面对母亲强势穿插教育,甄子姗受伤的说道“妈,你平时在外面上课不嫌累啊,这都回到家里你还教育你可爱的女儿,你说我们看个电视容易吗?”

    “看电视呢?你们两个能不能等会再说呀?”甄子伊盘坐在沙发上,抱着抱枕连忙叫停准备开始日常拌嘴的母女俩,怕她们这一说就像以前一样,没半天根本分不出输赢。

    这个时候可不是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她想好好了解曾浩的过往。

    电视里这个时候对话采访停在这里,画面插入,一些曾浩当时卖百货的照片被放了出来,这些照片大部分是当时曾浩闲来无事去买了一台低价的交卷相机,摆好oss让别人帮他拍的。

    拍这个目的当时简单的就想以后自己有了子女的时候,把这些照片拿出来摆在他(她)面前,放心大胆的吹嘘当时你老子我是多么的不容易,培养他(她)对父亲的崇拜之情。

    当时节目组问曾浩能不能小时候照片的时候,刚好这些照片就派上了用场。

    也有一些小时候父母给曾浩拍的,和节目组去曾浩农村老家拍的,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夹杂在一起被放了出来。

    旁白描述道

    就像曾浩说的穷则思变,2000年的那个夏天,曾浩家迎来了等候多时的改变。这年曾浩母亲刘凤经人介绍开始在严高兰女士的带领下踏出零售百货的行列,曾浩也在这个时候,下定决心用积攒下来的部零用钱98块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98块钱能干什么,然而曾浩告诉了我们能变为无限大

    画面上有曾浩骑着自行车,后面托着一大口袋货物,汗流浃背的蹬着。也有曾浩骑着三轮车不辞辛劳的每个镇每个镇的叫卖着。也有口渴难耐找不到水喝的时候,嘴皮起壳的,也有踏车时候把鞋子踏断,在旁边懊恼无助的时候。

    整个就是一副贫苦孩子早当家,一早就帮着家中分担压力的好孩子画面。这个时候国观众有幸收看到这里的人,感性的人眼睛直接是泛起了泪花。

    甄子伊家中,甄子伊的姨姨这个时候含泪说道“这孩子造孽啊!”

    旁边的丈夫也是点头说道“一般成年人都可能扛不住,还不要说当然他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小孩。央视真不愧是央视,这选人还是有水平的。”

    甄子姗这个时候靠了靠眼睛微红的甄子伊好奇的问道“姐,不是说他是你一个学校的吗?这人平时是什么样的?”

    “不好说,反正很低调,从来不说自己怎么样?大家都没听说过他是什么集团董事长。”甄子伊想了想摇头,她现在也是模糊,平时和曾浩相处的时候,明显就是一个情商不够,智商堪忧的人,怎么摇身一变成了董事长?甄子伊看着电视脑子一直在想,平时接触到的曾浩到底是不是在演戏?要是真是在演戏的话,这演技也太好了点。要是不是在演戏,和现在爆出来的身份又不符合。

    总之甄子伊现在很矛盾

    这个时候画面又切进采访地点,双方保持这原来谈话的姿势,记着问答“曾总开始的时候你说你们家里面很穷,但是后面说的你攒下来的98块是从那里来的?”

    听到这里曾浩连忙喝了口水掩饰住自己的尴尬,回答道“你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启齿啊!”

    “曾总要是觉得不方便回答,我们可以跳过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国观众要是看到这里,都肯定很想知道。”

    曾浩摇了摇手,示意她恭维自己了。想到反正都是过去式,就当自己给大家讲个笑话,说道“是这样的,这个98元的话可以分为19元8和剩下78元2两部分。都知道过年的时候大人会给小孩发点过年钱,钱多钱少无所谓,主要就是图个吉利。当然大钱肯定都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没收掉,只有那些零碎点的小钱留给自己。这么多年扣扣索索存下来就存了这么点。”

    “这么说每年过年的零用钱,凡是自己支配的那部分都被你存了下来吗?当时你存钱的目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曾浩摇头解释道“那怎么可能?小时候正是贪嘴好吃的年纪,怎能受得了零食的诱惑,我记得当时什么唐生肉,无花果丝,还有众筹买辣条回去,一人一根的分这吃什么的,相信干过的人不少,我也是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凡人,这些可都是经历过的,所以直到99年的时候才存了不到20块钱,而且这20块钱也是想着等那天嘴巴馋想吃肉的时候,就把这钱用掉。所以真不好意在电视机前面对着大伙说出来。”

    记者被曾浩这话给逗笑了,原以为他会说回答说确实如此,哪知道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答案,笑了两笑,记者意识到这个时候正在录访谈,这样的举动不合适,连忙收起表情,假装咳嗽两声后自己补充道“曾总这没有什么好笑的,小孩爱吃点零食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脱离了这些低级趣味只剩下高级趣味,那还叫什么人生百态。那么后面的78元2角呢?又是怎么存下来的。”

    “这个就要从99那年说起,大家都知道过年压岁钱一般都是别人看着给,给多给少那是别人的心意,但是农村每年被父母收缴大头后,剩下的也没多少。有天我数了下自己的钱是越来越少,我便想尽各中办法去挣点零花钱填补自己兜里的空荡。”

    “小孩也没有什么谋生本领,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只能去捡废品,收废品,反正只要是自己能想到的,不管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我都都去一一尝试。在这里我还要感谢这几年发展迅速,让我可以遇见一个好的时代。那年刚好赶上金属涨价,原来的国营电配厂经常有些报废点铜料,工人可怜我年纪下,把这些东西买给我,让我小赚了一笔,就这样筹够了另外的78元2角。”

    记者好奇的问道“曾总,按现在的话来说,98块钱能买的东西不多,你当时是怎么想到去做百货零售的,我听说你第一次来蓉城在批发市场,一眼就相中了长筒袖套这款商品,也是靠得卖这个起的家。你是怎么看了一眼就能确定这商品能卖出去?”

    实话肯定不能说得,要是说出去还不被人秘密拉出去切片,曾浩只好假装构思一会后,这才说道“有句话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那里搞杂交水稻,每年最热的那几天出门下田赶花粉,稻叶割的生疼,就是大人都受不了,每次出门都要在外面再套上一件长衣服,每次赶完花粉回来,后背部被汗水浸透,长期把干衣服穿湿,又把湿衣服穿干,这样长时间下来,身体自然而然是毛病一大堆。”

    随着曾浩的描述所有人眼前都出现了一副画面,每年这段时间,大家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什么风湿,关节痛这些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一大推。

    曾浩接着说道“刚好那天我凑热闹跟着父母一起来蓉城进货,看见一批处理的长筒袖套,当时这玩意属于新鲜玩意,市面上根本看不见,我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把钱部投了进去进了一批回去,试试水之类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